7月18日,《中国税务报》刊发《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涉税看点》,分析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涉税内容。记者在梳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时注意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中,用了近一页的篇幅介绍公司税务合规情况。其中提到,公司于2024年同河南省税务部门签订了税收遵从合作协议。什么是税收遵从合作协议?协议如何签订?签订协议有什么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南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和牧原股份财务团队成员。 为什么签? 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能为企业解决复杂涉税诉求提供保障。 牧原股份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2024年,公司与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通过这份协议,税企双方加强了沟通,建立了常态化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了税收政策执行的确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了企业的办税效率。 “牧原股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提到的税收遵从合作协议,是大企业定制性纳税服务产品的重要内容之一。”河南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郭诗波介绍,这项服务举措,以合作遵从理论为基础,税企双方本着依法、自愿、互信、合作的原则,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协议条款规定税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议有效期通常为两年。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税企间的合作互信,建立平等、合作、共赢的新型税收征纳关系,不断提高企业的税收风险防控能力和税法遵从能力。目前,河南已经有19家企业与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签订了税收遵从合作协议。 根据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税务部门主要承担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复杂涉税问题等义务。具体来说,税务部门要为签订协议企业确定专属联络员,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回应企业提出的合理涉税诉求,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政策辅导,通过一对一、“总对总”等方式,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和执行税收政策。同时,税务部门为企业提供河南省内的税费政策确定性和执行一致性服务,积极研究企业对税务部门改进税费服务的建议。对于企业提出的重大涉税诉求,税务部门要按规定程序及时受理,并重点研究分析,通过税收事先裁定等方式解决。 牧原股份首席法务官袁合宾告诉记者,牧原股份成立30多年来,已经形成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业务遍布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109个市、225个县(区),有超过300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跨区域涉税事项、新兴交易模式等相对复杂的业务,在税收政策适用方面可能存在不确定性问题。这些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税企双方以信任、合作为基础,共同推动解决。“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能为解决我们的复杂涉税诉求提供保障。”袁合宾说。 谁可以签? 千户集团或者列名大企业税务内控健全,才能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 牧原股份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契机,要从2022年说起。 袁合宾告诉记者,2022年度,牧原股份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进入国家税务总局千户集团名册,被纳入“总对总”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的范围。税收遵从合作协议,就是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的一项举措。在税务部门提供的一次辅导中,牧原股份了解到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经过企业内部的研究,提出了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申请,并于2024年4月正式与河南省税务部门签订协议。 “通常情况下,千户集团或者列名大企业,可以申请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郭诗波介绍,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签订主要包括签订申请、遵从评价、集中论证、回访磋商、签订协议和履约保障这几个环节。签订申请一般由企业提出,有意向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企业,可以向当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说明企业税务管理现状及合作目标。 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就进入到遵从评价环节。以牧原股份为例,收到其签订申请后,河南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组建专门评估团队,通过调取企业历史纳税申报数据、稽查记录、纳税信用档案等,分析评估企业是否存在重大税务违法情形,根据银行等外部信用信息对企业经营情况、信用情况进行补充评价。在此基础上,评估团队成员还通过问卷、现场访谈等形式,评估测试牧原股份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基于遵从评价环节取得的信息,河南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对牧原股份是否具备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资格进行集中论证。确认企业符合签订条件后,税企双方协商合作协议的内容,明确权责边界及核心条款,由税务部门根据协商结果起草协议,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即进入签订协议环节。 回顾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签订的过程,牧原股份财务经理钱小鹏认为,健全完善、运行有效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成功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关键。可以说,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签订的过程,也是对企业税务合规能力的一次检验。有意向签订协议的集团企业,可以在提出申请前进行一次自我评价,重点评估集团及成员企业的纳税信用级别、依法纳税情况,以及集团是否具有明确的税务管理制度和体系、是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等情况,确保企业符合基本要求。“在谈签过程中,企业应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开展税务内控有效性测试,共同推动税收遵从合作协议顺利谈签。”钱小鹏说。 签后做什么? 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于牧原股份而言,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袁合宾看来,成功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不仅能减少企业潜在的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税法遵从水平,而且是税务部门对企业长期依法纳税、合规经营的一种肯定和鼓励。牧原股份也在2024年度esg报告中,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披露。 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1年多来,牧原股份更加重视税务合规工作,持续加快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进程。牧原股份积极响应乐企平台建设,申请成为乐企平台建设试点企业,目前已有149家子公司接入乐企平台,税务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同时,进一步完善企业合同管理系统,以合同为枢纽,打通业务、财务、法务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推动业财法税一体化管理。在此基础上,持续建设税务管理平台,依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自动化计税工作流程及审核节点,增强申报前、申报后的合规数据管控,实现全税种线上自动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纳税申报效率及准确性。 “牧原股份持续强化税务合规管理的做法,是积极履行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具体体现。”郭诗波分析,一般来说,签订协议的企业需要承担依法纳税、及时披露重要涉税信息等义务。比如,企业应制定涉税管理制度,完善涉税内部控制流程;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持续改进确保其有效运行;及时向税务部门报告组织结构重大变化、兼并重组、重大项目投入等事项;企业对涉税事项的处理或者对税收法律法规的理解与税务部门产生分歧,或者认为把握不准、存在较大税务风险时,应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必要时以书面形式陈述并提供相应的资料或数据信息,供税务部门在提出意见时参考。“这些事项,是税务部门履约过程中和续签评估时关注的重点。”郭诗波说。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企业没能遵守协议要求,可能会根据违约性质不同面临不同的税务风险。对于轻微信息延迟等一般违约行为,税务部门会书面提醒企业,提出整改意见;对于未披露重大交易、内控制度失控等严重违约行为,税务部门会暂停绿色通道、提级服务等税收便利措施,并启动程序重新评估企业签约资格,决定是否续签协议;对于故意偷、逃、抗、骗税等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税务部门将立即终止协议,并将企业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移交稽查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