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财政厅: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下达2020年第二批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通知》(发改农经〔2020〕999号)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申请拨付2020年中央财政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的函》(林函规字〔2020〕86号),现就下达你省(自治区,以下统称省)2020年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预算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金下达
现下达你省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预算(项目代码为z175070050001),具体支出方向和金额见附件1,区域绩效目标表见附件2,收入请列入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1100250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支出请列入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科目“211节能环保支出”。
二、有关要求
(一)你省接到本文件后,应当在30日内正式分解下达到本行政区域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有关资金分解下达文件请及时抄送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及财政部当地监管局。要督促下级财政部门按规定加快资金拨付和兑付,确保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资金及时到位,推动相关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二)请在组织预算执行中,对照你省区域绩效目标做好绩效监控,确保年度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同时,请参照中央做法,将你省绩效目标及时对下分解,做好你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三)请严格按照有关资金管理规定,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下达2020年第二批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通知》(发改农经〔2020〕999号)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申请拨付2020年中央财政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的函》(林函规字〔2020〕86号),现就下达你省(自治区,以下统称省)2020年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预算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金下达
现下达你省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预算(项目代码为z175070050001),具体支出方向和金额见附件1,区域绩效目标表见附件2,收入请列入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1100250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支出请列入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科目“211节能环保支出”。
二、有关要求
(一)你省接到本文件后,应当在30日内正式分解下达到本行政区域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有关资金分解下达文件请及时抄送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及财政部当地监管局。要督促下级财政部门按规定加快资金拨付和兑付,确保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资金及时到位,推动相关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二)请在组织预算执行中,对照你省区域绩效目标做好绩效监控,确保年度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同时,请参照中央做法,将你省绩效目标及时对下分解,做好你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三)请严格按照有关资金管理规定,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020年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分配表 | ||
单位:万元 | ||
序号 | 省份 |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2020年第二批) |
合计 | 72977 | |
1 | 内蒙古 | 394 |
2 | 黑龙江 | 16 |
3 | 河南 | 120 |
4 | 湖北 | 3655 |
5 | 湖南 | 355 |
6 | 贵州 | 48673 |
7 | 陕西 | 17300 |
8 | 甘肃 | 2114 |
9 | 宁夏 | 350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 ||||
(2020年度) | ||||
资金名称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
省级财政部门 |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 |||
省级林草主管部门 |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 |||
中央补助年度金额(万元) | 394 | |||
年度 总体 目标 | 目标: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0.79万亩补助兑现工作,改善水土流失,实现国土绿化,提高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发挥生态效益。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人) |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0.778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0.012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 ||||
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人) | ||||
质量指标 | 造林质量达标情况(退耕还林合格率) | ≥90% | ||
天然林资源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情况 | ||||
时效指标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率 | |||
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完成情况 | 100% | |||
成本指标 | 5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1200元/亩 | ||
3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850元/亩 | |||
效益 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林区民生状况 | ||
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能力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 | 显著 |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 | ≥80%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 ||||
(2020年度) | ||||
资金名称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
省级财政部门 | 黑龙江省财政厅 | |||
省级林草主管部门 |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 | |||
中央补助年度金额(万元) | 16 | |||
年度 总体 目标 | 目标: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0.0325万亩补助兑现工作,改善水土流失,实现国土绿化,提高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发挥生态效益。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人) |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0.0325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 ||||
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人) | ||||
质量指标 | 造林质量达标情况(退耕还林合格率) | ≥90% | ||
天然林资源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情况 | ||||
时效指标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率 | |||
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完成情况 | 100% | |||
成本指标 | 5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1200元/亩 | ||
3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
效益 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林区民生状况 | ||
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能力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 | 显著 |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 | ≥80%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 ||||
(2020年度) | ||||
资金名称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
省级财政部门 | 河南省财政厅 | |||
省级林草主管部门 | 河南省林业局 | |||
中央补助年度金额(万元) | 120 | |||
年度 总体 目标 | 目标: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0.24万亩补助兑现工作,改善水土流失,实现国土绿化,提高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发挥生态效益。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人) |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0.24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 ||||
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人) | ||||
质量指标 | 造林质量达标情况(退耕还林合格率) | ≥90% | ||
天然林资源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情况 | ||||
时效指标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率 | |||
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完成情况 | 100% | |||
成本指标 | 5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1200元/亩 | ||
3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
效益 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林区民生状况 | ||
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能力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 | 显著 |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 | ≥80%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 ||||
(2020年度) | ||||
资金名称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
省级财政部门 | 湖北省财政厅 | |||
省级林草主管部门 | 湖北省林业局 | |||
中央补助年度金额(万元) | 3655 | |||
年度 总体 目标 | 目标: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7.31万亩补助兑现工作,改善水土流失,实现国土绿化,提高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发挥生态效益。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人) |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7.31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 ||||
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人) | ||||
质量指标 | 造林质量达标情况(退耕还林合格率) | ≥90% | ||
天然林资源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情况 | ||||
时效指标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率 | |||
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完成情况 | 100% | |||
成本指标 | 5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1200元/亩 | ||
3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
效益 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林区民生状况 | ||
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能力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 | 显著 |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 | ≥80%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 ||||
(2020年度) | ||||
资金名称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
省级财政部门 | 湖南省财政厅 | |||
省级林草主管部门 | 湖南省林业局 | |||
中央补助年度金额(万元) | 355 | |||
年度 总体 目标 | 目标: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0.71万亩补助兑现工作,改善水土流失,实现国土绿化,提高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发挥生态效益。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人) |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0.71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 ||||
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人) | ||||
质量指标 | 造林质量达标情况(退耕还林合格率) | ≥90% | ||
天然林资源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情况 | ||||
时效指标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率 | |||
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完成情况 | 100% | |||
成本指标 | 5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1200元/亩 | ||
3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
效益 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林区民生状况 | ||
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能力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 | 显著 |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 | ≥80%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 ||||
(2020年度) | ||||
资金名称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
省级财政部门 | 贵州省财政厅 | |||
省级林草主管部门 | 贵州省林业局 | |||
中央补助年度金额(万元) | 48673 | |||
年度 总体 目标 | 目标: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97.345万亩补助兑现工作,改善水土流失,实现国土绿化,提高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发挥生态效益。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人) |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97.345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 ||||
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人) | ||||
质量指标 | 造林质量达标情况(退耕还林合格率) | ≥90% | ||
天然林资源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情况 | ||||
时效指标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率 | |||
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完成情况 | 100% | |||
成本指标 | 5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1200元/亩 | ||
3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
效益 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林区民生状况 | ||
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能力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 | 显著 |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 | ≥80%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 ||||
(2020年度) | ||||
资金名称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
省级财政部门 | 陕西省财政厅 | |||
省级林草主管部门 | 陕西省林业局 | |||
中央补助年度金额(万元) | 17300 | |||
年度 总体 目标 | 目标: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36.6万亩补助兑现工作,改善水土流失,实现国土绿化,提高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发挥生态效益。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人) |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16.6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20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 ||||
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人) | ||||
质量指标 | 造林质量达标情况(退耕还林合格率) | ≥90% | ||
天然林资源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情况 | ||||
时效指标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率 | |||
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完成情况 | 100% | |||
成本指标 | 5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1200元/亩 | ||
3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850元/亩 | |||
效益 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林区民生状况 | ||
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能力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 | 显著 |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 | ≥80%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 ||||
(2020年度) | ||||
资金名称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
省级财政部门 | 甘肃省财政厅 | |||
省级林草主管部门 |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 | |||
中央补助年度金额(万元) | 2114 | |||
年度 总体 目标 | 目标: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4.2275万亩补助兑现工作,改善水土流失,实现国土绿化,提高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发挥生态效益。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人) |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4.2275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 ||||
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人) | ||||
质量指标 | 造林质量达标情况(退耕还林合格率) | ≥90% | ||
天然林资源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情况 | ||||
时效指标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率 | |||
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完成情况 | 100% | |||
成本指标 | 5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1200元/亩 | ||
3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
效益 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林区民生状况 | ||
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能力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 | 显著 |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 | ≥80%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 | ||||
(2020年度) | ||||
资金名称 | 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 | |||
中央主管部门 | 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
省级财政部门 | 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 | |||
省级林草主管部门 |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 |||
中央补助年度金额(万元) | 350 | |||
年度 总体 目标 | 目标: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0.7万亩补助兑现工作,改善水土流失,实现国土绿化,提高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发挥生态效益。 | |||
绩 效 指 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值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人) |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0.7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一次补助面积(万亩) | ||||
新一轮退耕还草第二次补助面积(万亩) | ||||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万亩) | ||||
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人) | ||||
质量指标 | 造林质量达标情况(退耕还林合格率) | ≥90% | ||
天然林资源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情况 | ||||
时效指标 | 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兑现率 | |||
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完成情况 | 100% | |||
成本指标 | 5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1200元/亩 | ||
3年期限内新一轮退耕还草补助标准(不含种苗补助费) | ||||
效益 指标 | 社会效益指标 | 林区民生状况 | ||
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能力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持续发挥生态作用 | 显著 |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退耕农户和牧民满意度 |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