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于印发<<旅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

[财外字〔1995〕237号]  [1995-07-0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了综合评价和反映旅游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根据财工字(1995)7号文件的统一要求,我们制定了《旅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现印发你们,从1995年起试行。试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函告我们。

  [章名]附件:旅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综合评价和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根据财工字(1 995)7号文件的统一要求,我们制定了一套新的旅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回收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10项主要指标,人均利润、接待(外联)人天利润、客房出租率3个补充指标。现对13个指标解释如下:

  1.营业利润率: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获利水平。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率=-------×100%
           营业净收入
    营业净收入=营业收入总额-销售折让、折扣、退回旅行社的营业净收入含代收代付费用。

  2.总资产报酬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总资产报酬率=------------×100%
              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3.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
    资本收益率=------×100%
           实收资本

  4.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保全性。计算公式为: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100%
             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资本增值。

  5.资产负债率:用于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情况。计算公式为:
         负债总额
    资产负债率=------×100%
           资产总额

  6.流动比率: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
    流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上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计算公式:
          速动资产
    速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0x20由于旅行社存货数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对旅行社不考核速动比率。

  7.应收帐款回收率:用于衡量企业的应收帐款的回收水平。计算公式为: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应收帐款回收率=-----------×100%
               营业净收入
    平均应收帐款余款=(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末应收帐款余额)/2
    营业净收入=营业收入总额-销售折让、折扣、退回

  8.存货周转率:用于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计算公式为:
          营业成本
    存货周转率=---------×100%
           平均存货成本
    平均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
    由于旅行社存货数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对旅行社可不考核存货周转率。

  9.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社会贡献率=----------×100%
            平均资产总额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即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应交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净利润等。

  10.社会积累率: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多少用于上交国家财政。计算公式为:
        上交国家财政总额
    社会积累率=--------×100%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应交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等。

  补充指标1.人均利润:用于衡量企业平均每个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额。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人均利润=--------
         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补充指标2.接待(外联)人天利润:用于衡量企业每接待(外联)一个旅游者的创利能力。计算公式为:
  人均接待(外联)      利润总额
             =--------------
    人 天 利 润  接待(外联)人数×停留天数

  
  该指标适用于旅行社。一类社自接的团队,接待人数与外联人数不重复计算。旅游者在一地停留超过8小时的,不论是否过夜,均计算停留天数。
  补充指标3.客房出租率:用于衡量饭店住宿设施的使用情况。计算公式为:
         全年每天出租客房数之和
    客房出租率=-------------×100%
           全年实有客房数×365

加入收藏 收藏列表

点此按钮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