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性收费收入实行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文字〔1995〕24号]  [1995-03-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有关市财政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对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实行预算管理的法规》精神,以及财政部(94)财预字第37号《关于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94)财预字第65号《关于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后适用预算科目及缴库问题的通知》要求,结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的特殊情况,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性收费收入的管理做如下法规:

  一、自1995年1月1日起,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取的企业登记费、外商投资企业登记费、个体工商户登记费、经济合同仲裁费和鉴证费,分别按收入的20%、40%、10%、3%的比例,于每月月末日(节假日顺延),逐级汇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应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时汇解应上缴收入。

  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收取的企业登记费、广告经营单位登记费、商标注册费、经济合同仲裁费和鉴证费收入,连同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比例上缴的部分,应作为中央财政收入,按照法规,及时上缴中央财政。

  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展企业登记、商标注册和办理有关经济案件等所需支出,财政部按下列依据核定预算:

  (一)国家统一执行的定员定额标准。

  (二)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三)本年收支变化的预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业务支出基数,按下列方法确定:本年支出基数=上年以行政性收费收入安排的本级支出-上年一次性支出及不合理支出±本年预算考虑的增支或减支因素。

  四、对财政部核拨经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具体用于下列范围的开支:

  (一)资料印刷费:包括证、照、表册、票据、帐、卡、统计资料印刷等印刷费。

  (二)宣传费:包括宣传用书刊、资料、公告、图片、广告印刷费和商标展览的开支。

  (三)设备购置费:包括专用档案柜、保险柜、印刷器具及其它设备购置费。

  (四)会议费:包括各种专业会议的开支。

  (五)仲裁审理办案费。

  (六)其他费用:指开展上述业务工作必须开支的,如科研费、调研费、监督检查以及其他费用等。

  五、为扶持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业务工作的发展,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补助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事业发展支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应于每年10月向财政部编报下年补助支出计划,根据安排的专项经费总额,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分配方案,并商财政部联合下达地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六、为加强对上述收入与支出的管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每年应按财政部的要求和期限,负责向财政部编报收费收入与有关经费支出预、决算,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收入及时上缴和支出用于特定用途。

  以上法规自1995年1月1日起执行,凡过去法规与本法规相违背的,予以废止。

加入收藏 收藏列表

点此按钮分享给好友